青春 · 梦想 · 家
关注我们:
联系我们:18969922266

相关活动
<拎书会>同样是读书,为什么别人的成长比你快?
2017-07-24 16:37:04




书和远方

拎书会



任何时候,我也不会满足,

越是多读书,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,

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。科学是奥妙无穷的。

 ——马克思



从开始的引导、逐步试水,到后来努力尝试与坚持的拎书会,到如今已进入常态化和日常化,每月两期,从欧美古典音乐到漫威电影宇宙,到文学、管理,拎书会题材精彩纷呈,有着共同的读书兴趣的童鞋在一起,碰撞出许多知识的火花。


上一期我们公布了资深“拎友”书单的前两部分:史政类+经济类

本期公布较为轻松愉悦的后半部分:艺术类+小说散文类

翻迎小伙伴们一起补充丰富我们的书单~



一. 史政类
二. 经济类

参照上期文章


三. 艺术类


《艺术的故事》贡布里希

推荐理由:零基础踏入艺术殿堂的捷径。大英博物馆馆长:“我们这一代的每一位艺术史家,其思考绘画的方式几乎都是由贡布里希塑造成的,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,凭此可以信心百倍地深入探索,无需担心走入歧途。”

 

《美的历程》李泽厚

推荐理由:精读此书,无论走进国内哪家文化艺术博物馆,都可进入“看门道”者的行列。

 

《聆听音乐》克雷格 ·莱特

推荐理由:音乐与生活已经血肉相连。千万不要以懂或不懂来衡量音乐之美,掌握一点技巧,只需“聆听”即可。与该书相配套的还有网易公开课的同名视频。

 

《认识电影》路易斯 ·贾内梯

推荐理由:互联网时代,坐着躺着趴着都可以看片。但我们真的“会”看电影吗?找一本靠谱的入门书,接触一些基础知识,一定能让我们的眼光高一点。看看《西北偏北》分镜头的图,就知道它牛在哪里了。

 

《造房子》王澍

推荐理由:作者狂人一枚。凭什么狂?看看狂人笔记有没有征服你。好在作者和作品就在我们身边,不服,上门去战。

 

 

四. 小说散文类 

 

《呼啸山庄》艾米丽 ·勃朗特

推荐理由:在腻腻歪歪的精致利己的时代,何不去感受一下十九世纪英格兰北部荒原上那场撕心裂肺的痛与爱。

 

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塞林格

推荐理由:守望什么?守望在麦田里游戏的孩子们,不要过早坠入成熟势利的悬崖。因为总有一天,成熟的你会爱上那个不成熟的自己。

 

《小径分岔的花园》博尔赫斯 

推荐理由:妙不可言

 

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》米兰 ·昆德拉

推荐理由:我们厌恶生活中的负担和责任。而当这些负重消失的时,我们并没有轻松逍遥,而会感到轻如鸿毛,找不到归宿。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
 

《红楼梦》曹雪芹

 推荐理由:也许你已经看了很多遍,但如果依然还是一位大观园的旁观者,那就不妨从“生活美学”的角度再看一遍,它可以立刻溶化进我们的生活中。

 

《围城》钱钟书

推荐理由:幽默不是网络段子和本山小品的专利,它就萦绕在每个人的身边。但要将它融入你的字里行间和一言一行,需要厚重的支撑。

 

《活着》余华

 推荐理由:跟名叫“富贵”的主人公比,我们眼前的这点破事儿算个啥。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,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。

 

《受戒-汪曾祺自选集》汪曾祺

推荐理由:普普通通的食色男女、民风民俗,由大师拨弄一下就变成了雅致而有趣。

 

《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》克鲁格/里希特

推荐理由:“偶然就是落到我头上的事物,是自然和万物赋予我的馈赠。”把生活中的碎片糅合嫁接在一起,并赋予情感和关注,这种高贵的人生态度,适于你我及任何人。

 
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霍达

推荐理由:从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引入,虽是通过历史背景讲述三代人不同命运变迁,关于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契而不舍与命运抗争的人性描写,值得深思。

 

《苏菲的世界》乔斯坦贾德

推荐理由:以少女苏菲的视角,通过书信阅读方式串联起整个哲学世界的时间线,唤醒人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生终极意义追寻的意识。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省,作为哲学入门,也能体验到很多阅读乐趣。

 

《旅行的艺术》阿兰德波顿

推荐理由:该书分为出发、动机、风景、艺术和回归五个章节,通过对不同地点的旅行,讲述作者的心理感受,同时回顾历史,通过对福楼拜、波德莱尔等人人生旅程以及作品的分析,寻找旅行地点中的人文情怀。旅行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,而不是肉体上的奔波。

 

拎书会现场




感谢“拎友”无私奉献书单,从史政到经济,从艺术到小说散文,帮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这个世界。



阅读!阅读!!阅读!!!

年轻!年轻!!年轻!!!





Ps.


移动互联网时代,我们难免深陷于碎片化阅读

关于如何改变“碎片化阅读”带来症状,知乎心理学大V采铜是这样建议的:


①每天留给自己至少一小时的完整阅读时间;

②清点自己已有知识的基础性欠缺;

③重新筛选订阅源,提高信息筛选的标准;

④重读;

⑤多关注指向“知识间关联”的信息,例如参考文献、脚注、前言等;

⑥善用笔记软件,不放过阅读中的点滴收获;

⑦找到自己的可长期探索的问题,并进行专题输出。




——END——